七年级生物中考检测题 2010 年秋(范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 1-3 章;总分:100 分)※ 把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2ⅹ35=70 分)1.下列各类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生物是A.昆虫 B.细菌 C.H1N1 病毒 D.酵母菌2.生物圈的范围为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层 B.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 大气圈和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物种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 基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4.生物体的最基本特征是A. 新陈代谢 B.生长现象 C.运动 D.应激性5.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A.生物群落 B.生物圈 C.生物环境 D.生态系统6.手摸含羞草的叶子,叶子会合拢,这属于生物的 A.应激性 B.生长现象 C.繁殖 D.呼吸7.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A.生态因素 B.生物因素 C.非生物因素 D.自然因素8.下列哪种动物不是我国特有的A.白鳍豚 B.扬子鳄 C. 丹顶鹤 D. 金丝猴9.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了动物之间的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10.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11.被国际上誉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 达尔文 B.林奈 C.哈维 D.拉马克12.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A.实验法的运用 B.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林奈的生物分类13.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应是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以上14.实验研究法包括几个重要的步骤,其顺序一般是①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②发现并提出问题 ③实施实验并记录 ④ 设计实验方案 ⑤作出假设 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实验现象A.②⑤④③①⑦⑥ B.②①⑤④⑥③⑦ C.①②⑤④③⑦⑥ D.②①⑤④③⑦⑥15.实验方案中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下列哪一项不是一组变量的1因素 A.光照与黑暗 B.光照与潮湿 C.适温与冷冻 D.干燥与潮湿16.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室内的光线较暗,应选用A.平面镜和较小光圈 B. 凹面镜和较大光圈 C.平面镜和较大光圈 D. 凹面镜和较小光圈17.使用显微镜时,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