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授课过程中、教学后三个方面来探讨创建英语教学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 什么是有效课堂?(Effective Class) 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从以上的界定可以看出,有效课堂的达成与一定的教学策略是分不开的,英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策略有其独特性。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交际服务,把它作为沟通、交流、获得信息的工具。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判断一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看其是否达成传授者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判断学习者是否能够掌握既定的教学目标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为达成这些目标通常采取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的策略。 二、有效课堂的课前准备: 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期望。充分熟悉、了解、掌握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结构、语言能力、情感态度等等;教者在对这些目标有了充分的认识与掌握后,才能有信心有目的的实施一定的教学活动,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对目标的设定与认识与课堂所取得的效果成正比。在教学 Flow Chart 这样一个主题时,一位教师定位理解为对制定规则的理解与认识,在课堂上她花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来讲解与让学生理解这些规则,到了让学生来制作一个 flow chart 的时候,学生都一片茫然;另一位老师将目标定位为如何制作 flow chart,便利用实际情况,让学生明白第一步作什么,接下来是什么,然后又是什么,最后做什么,这样下来一个完整的 flow chart 出来了。 对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宽度的把握。新课程标准强调对教材的“整合与开发”,其实质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的“再次开发”能力,对于教材上的一些材料进行适当的重新组织与整合。因此,在实际中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教师无限制的扩展教学的内容,不断增加、扩大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学习 festival的时候,一位老师课堂上讲完 Chinese New Year, Christmas, Mid-Autumn Day后,给学生呈现了很多很多中外的 Festivals,如:美国的独立纪念日、林肯纪念日、退伍军人节等等一大堆英美的节日。一节课下来,看似课堂容量很大,但学生真正掌握的内容却没有什么,而且对于那些节日更没有什么印象。我们不如在扩充一两个重要的节日的基础上,其他的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课外兴趣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