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案(徐晓利)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2、理解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3、积累文言字词。二、教学重点1、莲——君子的美好形象。2、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3、作者的志趣和情操。三、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题解: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1、读一读: ① 诵读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 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 妖 ( ) 蔓( ) 枝( ) 益( ) 亭亭( ) 净植( ) 亵玩( ) 焉( ) ② 学生情感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③ 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翻译下列词语。 蕃( ) 濯( ) 谓( ) 隐逸( ) 君子( ) 噫( ) 鲜( ) 宜乎( ) 者也( ) (二)、合作探究,诗句品析1.文章标题是“爱莲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莲的热爱与赞美? 2、设问:这一句通过细致描写莲的形象,表达了对莲的赞美,那么它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不急于回答)① 指名读、齐读;② 指名翻译:(强调积累)词语:濯,洗。 妖,美丽而不端庄。 蔓、枝,动词,生藤蔓,长丫枝。益,更加。 植,立。 亵,亲近而不庄重。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 快速背诵。④ 讨论总结:三个方面: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 4、合作探究: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善于运用联想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我们无法尽知,而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