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住村帮扶工作总结 县委组织部**年下乡住村帮扶工作总结**年,按照全县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工作有关要求,特别是 4 月 19 日全县定点扶贫工作动员大会部署以来,县委组织部进一步加强对联系点**乡**村的帮扶力度。在去年帮扶的基础上,结合**村的实际情况,今年采取“31”帮扶措施,以产业促增收,以建设促发展,扎实搞好帮扶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工作开展情况:一年来,按照下乡办的工作要求,部领导主持召开住村帮扶工作专题会议 6 次,深入**村调研 8 次,下乡驻村干部每月住村 3 天,累计住村 42 天,召开座谈会 5 次,走访党员干部 25 人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督查 4 次,特别是高山旱地蔬菜收获时节,下乡住村人员全程参与,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全村村民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联系销路,带动村民增收。工作措施及效果:一是实施“一村一品”种植项目,发展高山旱地蔬菜产业。依据该村的气候特点,在去年试种的基础上,今年,帮扶该村扩大合作社规模,成立了 107 户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高山旱地蔬菜种植项目,全村 86 户种植户共种植西葫芦 170 亩,合作社以每亩 0.3 元的保护价进行收购,种植户比种玉米亩均增收 300 元左右,其中产量最好的王润留家亩产达到 4500 斤,每亩增收 600 元。一村一品产业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致使产出和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去年试验田产量为 8000 斤/亩,今年平均亩产 3500 斤,通过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自然因素:在西葫芦开花、坐果的高峰期我们遇到了 20 年罕见的强降雨天气,由于雨水长期浸泡,死花、烂果现象较为严重;雨季过后的高温天气使大片作物受到病菌感染,严重影响了产量。管理因素:村民们满足于传统种植经验,调产经验不足,造成产量下降,其中包括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对待灾情疫情的态度。例如:大面积出现白粉病时,我们迅速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诊断,根据症状对症下药及时补救,但有的村民不相信科学,不严格按操作流程办,结果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二是发展白灵菇种植项目。白灵菇种植是去年引进的项目,建立大第 1 页 共 2 页棚两座。今年,我们继续种植白灵菇,投放 20000 袋菌棒,为了改善大棚管理,投资 3 万元购置卷帘机两台,已经具备产菇条件,菌棒已经初显菇形,预计月底可以出菇。三是流转土地,发展沙棘种植项目。由 XX 市圣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