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内驱力和催化剂。因此,在活动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积极健康的情感因素,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兴奋状态,激起主动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欲望。活动教学情境设计能否达到其本身所应有的功效,关键取决与教育者是否有效设置了生活体验情境。教育者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能使身心都投入体验的环境和氛围,这就要求所设置的情境具有如下特点:目的性、趣味性、公平性、和灵活性。 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要以个体介入,引导全体学生参与,以点带面,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体验情境的主人,有效的激起学生认知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走出“要我学”的低谷,进入“我要参与”的积极状态,以取得明显的道德效果。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 在活动教学情境实施过程中,创设竞争氛围,让学生体验生活的苦乐。 孩子们生活在世界中,有快乐,有烦恼,更有竞争。学生体验生活的苦与乐和竞争的艰辛,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烦恼,可使他们意志更加坚强,懂得遇到挫折应自强不息。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走进市场》时,我们把班级、操场作为学生体验当“售货员”的具体环境,让学生亲自销售自己的“商品”。刚开始“摆摊儿”时,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吆喝,还有的学生不会“杀价”,有的盈利多,有的连“本”都没回来……。经过锻炼,他们逐渐适应了环境。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完成了身心体验。它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竞争的范围中,使自己成为体验者,并产生与体验对象相一致的情感和心理。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体验,帮助和引导他们把生活经验和习得知识提炼出来,使得到升华,学习得到进步。 ② 在活动教学情境实施过程中,创设表现氛围,让学生体验被欣赏的喜悦。 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生活体验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种环境的设定,形成一种影响和感染的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欣赏、自我认识、自我进步的效果。 家长会历来被教师的“一言堂”所垄断,在实践中由于我们改由孩子们唱主角,却达到了显著的效果。开始时,小班长站在讲台上脸红红的,很胆怯,后来小干部的“述职报告”却时时博得家长的阵阵掌声。看到平时在家撒娇的“特等公民”竟变了个人,家长非常高兴。更使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