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官事读后感 何谓官。据《说文解字》:官,吏事君也。翻译为现代文就是:官,官吏,服务于君王的人。在古代,官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家里有人做了大官,或者几辈人做官,常被人称作官宦人家。在这里,官、宦是同义词,指做官的人。在现代词典中解释为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 《官人官事》,宣称一本书能读懂中国官场的佳作,每篇作品或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或直面官场,痛陈痼疾,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官场众生百态,真实反映了当今官场现状与官场文化。书中,有因为领导的喜怒而寝食难安者,有为升迁而绞尽脑汁不顾廉耻者,有出淤泥而不染者,也有千锤百炼而幡然醒悟者。在作者们妙趣横生的笔下,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一幅幅无奈而又真实的画面出现在我们面前。 对于官,国人一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节,人们痛恨仰仗手中权力,大肆发财的贪官污吏,却又在记恨中梦想有朝一日,风水轮流转,自己也能当上大官,发大财。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趋利避害乃人之本能。追求发财本身并非罪恶,个人的存在和社会的发展,都要以财富的增值为重要条件。对人而言,所谓 quot;利 quot;,精神上就是尊严,物质上则为实惠。而做官恰恰能同时满足人的这两种需要却又无需太大的专业本领。但是,如陈独秀所指出,惟中国式之发财方法,不出于生产殖业,而出于苟得妄取,甚至以做官为发财之捷径,猎官摸金,铸为国民之常识,为害国家,莫此为甚。想做官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怎样做官,做怎样的官。如果像包公、海瑞、焦裕禄、杨善洲那样做官,做他们那样的官,不但不会为害国家,恐怕还能促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即便不能像上述诸公那样高尚杰出,做一个奉公守法的一般官员也是不错的。问题是,现在的一些人做了官,并不去做 quot;官 quot;应该做的 quot;官 quot;事--公事。而是以官谋私,千方百计捞取当官的好处。这种好处常常并非制度规范下的好处,而是灰色的好处,甚至是黑色的好处。在我们的一些部门,只要握有实权,为个人捞取好处就十分方便且无人监督,无人见第 1 页 共 3 页怪。这就在无形之中为人们确立了一个不正常的利益导向。于是乎,乌纱帽:便成了人们趋之若骛的目标,跑官者有之,买官者有之,投机钻营,溜须拍马,尔虞我诈,你争我夺,成了官场的常态。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正是士子仕途成功给家族带来的客观利益。这种做官发财的传统文化意识不能根除,即使我们国家立法技术再完备,法律再健全,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