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近代化的起步1.19 世纪 60-90 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的重要事件。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洋务派的活动( )2.1872 年,17 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为中共的诞生做了思想基础 D.使民主和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4.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天演”、“淘汰”、“物竞”、“天择”等术语铺天盖地见诸当时的报章杂志,许多人甚至用这些词汇给自己或儿女取名,表示信奉进化论。这反映了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5.“一日须言之有物;二日不摹仿古人;三日须讲求文法;四日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日务去烂调套语;六日不用典;七日不讲对仗;八日不避俗字俗语。”这段主张提倡的是 A.民主 B.科学 C.新道德 D.新文学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17.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 B.曾国藩C.袁世凯 D.李鸿章8.1912 年孙中山先生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朝统治被推翻 D、《临时约法》的颁布9.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10.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事件在性质上明显不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