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20XX 年字 夜晨 1981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 年 1 月 17日-1790 年 4 月 17 日),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1706 年富兰克林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等多项重要文件,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他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他的墓碑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一个凭借非凡智慧、非凡毅力、非凡品德、非凡才能获得巨大成功的人。而最难得的是,他的非凡完全来源于自我激励、自我塑造、自我奋进、自我实践,在一点一滴的平凡事业中创造了辉煌。 这本《自传》谈不上什么文采,翻译水平也着实一般,可就是这么一本书,蕴含其中的"智慧和力量"无疑让人折服和赞叹。 成功没有秘笈,但成功是有榜样的,而找到适合的榜样就可以获得成功的力量。 ① 读书是自我成长的良方 富兰克林的父亲有 17 个孩子,他是最小的儿子。他一生上学到 10 岁,12 岁在兄长的出版社当学徒,17 岁出走费城在印刷厂工作。 可以看出,富兰克林是一个没啥文凭的人,可他一生都在努力阅读、勤奋思考、笔耕不辍,成为美国历史上获得永久名声的第一位作家。他自学了拉丁文、西班牙文、法语、意大利语,还涉猎了哲学、几何、物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创办了读书沙龙,做了许多物理实验,发明了避雷针。如果说他的成功有诸多因素,那么读书无疑是奠基之石。 少年时,他省吃俭用购书,为此还开始素食生活。后来,熟识了书商的学徒,可以在傍晚的时候借书看,为了避免别人第 1 页 共 5 页发现书籍丢失或者有人要买时缺货,所以每次都是挑书中最主要的部分彻夜阅读。 读书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但读书可以开启智慧、塑造性格、获取知识,从而改变命运。"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这是他的经验总结。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② 品德在自我塑造、自我修炼中日臻完美 伟大之人,必有其过人之处。富兰克林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塑造其品行。他说:"我希望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候都不犯任何错误;我想战胜一切错误,无论是天生的癖好、习惯或交友不慎导致的。为此,他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份道德修炼计划,列出13 条道德名目及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