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观后感 1500 字 《波西米亚狂想曲》观后感 淼星人 一部让人血脉喷张的片,观影过程中一直在皮肤高潮,甚至五脏六腑都随着激动或者舒服,全程无尿点,让人感到了激情的一生。一个充满热爱和活力的人的一生。 首 先 是 牙 叔 对 音 乐 的 绝 对 自 信 ,idecidedwhoiam,iamproformer。从开始就暴露出来自己强大的野心,从不知名起决定出唱片的魄力,到被经纪公司赏识的时候,要更多更多,一种全然的自信,从开始 nobody 时已经展现。让我想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有人是天生就知道要做什么,天然的天赋和使命感要把一种新的东西展现给世人,牙叔就是。有人是一辈子找寻自我,比如黑塞的荒原狼或者毛姆笔下的人物。这还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啊。在音乐不被经纪老板认可,甚至记者采访会上无一例外都是问家庭私人生活的时候,一样坚持自己的音乐。 与在舞台上迷人自信的自我完全不同的另一面是脆弱的。这让这部电影让我感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性取向方面,牙叔是同性恋,在当时是件很严重的事,如果放在今天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问题了。但是,对当时的人而言,从认识到自己是个 gay,到开始面对这件事,中间有巨大的鸿沟和纠结。在自我的虚无方面,能看到当开始功成名就时,牙叔搬进大房子,mary 在对面住的时候,感到寂寞,到和对面的 mary 玩开灯呼应的游戏,到邀请团员留下吃饭,被婉拒时的落寞,到开荒诞的party,人群熙熙攘攘,以此排解自己内心深处的寂寞,好像黑暗在追赶自我的自我坦白,这些脆弱的袒露让我感到这事一个活生生的人。而这一面与舞台上那么大步伐昂首挺胸充满激昂的牙叔形成了那么强烈的对比。关于舞台上的自信和精气神,让我想起儿时小朋友的舞台表演,老师无疑是让表演出夸张的自信和精气神,那种外界强加进去的精神,与牙叔这种燃烧自我的发自内心的自信真是完全的不同的事情。让我看到一个人燃烧自己时候的那种灵活活力的魅力。 第 1 页 共 3 页 然后是,父亲的影响,从开始时候,父亲的善言善思善做的教诲和不被认可的自我否定,在歌中唱出“我甚至希望自己不曾来到过这个世界上”,让人心疼,可见家人的认可对一个人多么的重要,即使全世界认可你,但是缺乏父母的爱依然会让人缺乏存在感。想起一部恐怖片《灵异第六感》,当科尔的母亲终于接受科尔能看到亡灵后,科尔告诉母亲,外婆的亡灵曾告诉他。母亲曾经到外婆的墓地去,问了外婆一个问题:我有没有让外婆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