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一定行的》观后感 观《爸,我一定行的》有感 原创:许桂腾 主人公 369 出身贫寒,依靠父亲拖着小摊在路边卖肠粉和粿条养家。遗憾的是 369 沉溺游戏、打架逃课、读不成书,成绩很差,也和大部分人一样,在读书期间总会喜欢好看又会读书的女同学,她们身上总是自带迷人的光芒。369 喜欢的女神小敏成绩优异,长得好看,也不会排斥和他交流。在读书阶段,人和人的身份和认知差异还基本不会体现,不会让人感到自卑和有距离感。 后来 369 开始去打工,去流水线上做厂工、去摩托店修理摩托、去学打英歌,历经各种心酸,还是未能找到理想的出路,只能还是留在家里啃老。而小敏则顺利地通过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读完大学进入银行工作,整个人的形象和气质又上升了一个档次,后面也自然地和公司里的一个男生阿杰在一起,阿杰形象高大上,十分帅气。当 369 跑去深圳见他女神,迎接他的是小敏和阿杰,三个人在餐厅吃饭,小杰形象得体,举止大方,谈吐大气,相对下 369 显得不安和自卑,有些格格不入。 这也是身边很多真实例子的写照,学生时代很多成绩不好的同学都会暗恋好看的学霸同学。成绩差的同学在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就没继续升学了,而暗恋的学霸却继续升学读高中上大学,由于环境的差异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两者之间的认知也会开始拉开,大概率两个人再次见面的时候,话题会变少,想法也会不同,在一起的机会更是渺茫。在这个宝贵的二十多岁的时光里,小敏始终处在向上的状态,而 369 则是停滞不前的,两个人的条件也在进一步地拉开,小敏外形更加好看,物质收入也比 369 高,认知和见识方面一点都不亚于 369 甚至高出几个档次,这个时候的实力状态已经失去平衡了,再也不像读书阶段的时候那般纯粹简单了,这个时候两个人基本失去了走到一起的可能了。 影片中的父亲在 369 成长的过程,也给他灌输了很多道理,无奈处于青春期的 369 根本听不下,其实主要也是迷茫和无奈,第 1 页 共 2 页因为确实成绩基础很差,落下的功课太多,而外界的诱惑又很大,谁的青春不想玩不想谈恋爱不想疯。 后来 369 跑去深圳摸爬打滚,但还是混不出什么名单,没有学历没有专业能力没有资本和人脉想在外面混出一片天,太难太难了。影片的最后,369 的父亲拿出一笔存折想支持 369 再出去外面闯荡,不过 369 没敢拿,毕竟这是父亲全部的积蓄,太贵重了。对于很多家庭环境不好的年轻人,家庭的积蓄一般都是父母的血汗钱用来养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