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党内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把“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党内和谐的内涵 党内和谐也就是党内关系的和谐,它包括党内党员与党员之间、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之间、各级领导班子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同级党组织之间、上下级党组织之间的行为活动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从整体上来看,正如邓小平同志曾强调的,必须按照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和谐,正是要努力形成这种和谐的政治局面。 从党内和谐的要求来看,它同样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具有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等一般特征。具体地说,和谐的党内关系至少应包括以下要求:第一,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和共同信仰,是党内和谐的重要前提。共同的政治信仰和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同心同德,是凝聚党心、实现党内思想和谐和保持党内安定团结的先决条件,这也是由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第二,统一的组织原则和充分的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关键所在。统一的组织原则是党内民主和科学决策的组织保障,也是党内组织和谐的重要体现;充分的民主为实现“和而不同”、生动活泼而不是“一潭死水”的和谐创造了条件。第三,全体党员在党内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是党内和谐的集中体现。在党内同志之间,权利义务平等,不存在特殊的党员,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第四,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制度,第 1 页 共 4 页并且使之得到充分贯彻落实,是党内和谐的根本保障。没有制度保障的和谐,是暂时的和谐,是一种不能长久的和谐,只有依靠制度才能保证党内和谐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党内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作为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和谐(党内和谐),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意义十分重大,这是由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