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心得 (2011-08-0421:40:33)对低碳经济最初的认知源自2008 年初的“限塑令”,对于习惯拿个钱包就上街,大包小包塑料袋往家提的家庭主妇而言,在“限塑令”刚开始实行时真的相当不习惯。但也就在媒体轰轰烈烈的宣传和辩论中渐渐适应了随身携带购物袋的生活,觉得自己每天步行上下班,生活中几乎不用一次性用品,节约水电,应该还算比较环保了吧。经过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环保还差得 远 着 呢 。 真 正 的 循 环 经 济 应 该 是 5r , 也 就 是 包 括 了recycle{回收}、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refuse{拒绝}、repair{修理}这五项,而我们所做的基本上只是减少,其余四项还做得远远不够,而且仅限于日常生活中,而工作中的循环和低碳观念几乎还是空白的。所以,就先自我检查一下我的工作环境中有哪些与低碳原则不相应的地方吧。 首先,是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对于医疗系统而言,一次性医疗用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了吧。最初是基于标准预防的概念,为了保护患者也是保护工作人员,而后来,我们渐渐习惯了一次性医疗用品带来的便利----便宜、干净、方便,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应用范围也在悄悄的扩张,从最初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垫单到现在包括注射类、导管类、敷料类、缝合针线类、放射性类,透析类,骨科类,中心静脉插管类,试剂类,卫生用品,护理器材及临床需要的其他器材,一次性医疗用品几乎涵盖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就在我们尽情享受一次性用品带来的方便的同时,我们也在制造越来越多的医疗垃圾,因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特殊性,这部分医疗垃圾是不可回收的,而且基本上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对其的处理也极简单,焚烧或是破碎掩埋,不论是哪种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都不容小视,而其浪费的能源更是无法估量的。 其次应该就是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了。无论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算是医疗卫生行业主要的碳排放源了。而值得一提的是为人们第 1 页 共 3 页熟知且广为诟病的过度医疗。说起这条其实多数医疗工作者尤其是医生都觉得自己蛮无辜的,毕竟过度医疗的成因相当复杂,一味的把责任推给医生们实在有失公允。但不管什么原因,过度医疗特别是抗生素的泛滥应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报道,欧美发达国家的医院抗生素的应用占所有药品的 10%,而我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