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两校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全卷共四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Ⅰ 卷(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30分)1.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 )A.初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 80c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9℃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0g D.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 1200cm/s2. 在行驶的列车上,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铁路边的树木C.小孩子的座位 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3.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4.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而上的水向周围扫开5.一只水银温度计,在测量温度时,度数正在上升,对于温度计中的水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体积 B.密度 C.温度 D.质量6. 小周从岸上看水中的鱼儿,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A .日偏食 B .海市蜃楼 C .筷子“折断” D .水中倒影3 题图A . B . C . D .6 题图7.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因为声音的反射结果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8.一支蜡烛燃烧过一半后,蜡烛的( )A、质量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减少,密度减小C、体积减少,密度减小 D、体积、质量和密度都减小9.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属于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秋天,清晨大雾弥漫 D.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10. 三个体积、质量都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其中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已知ρ 铜>ρ 铁>ρ 铝)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本题共 9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1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真空______(填“能”或“不能”)传声。12. 寒冷的冬季,早上可能会出现霜,霜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