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 绪论 1、气象:地球大气中每时每刻发生的风、云、雨、雪、雷电、旱涝、寒暑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统称大气现象,简称气象。 2、气象要素: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常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特征来描述,这些特征量,成为气象要素。 主要的气象要素有:辐射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力、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等。 3、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一门科学。 4、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条件):一定的照度和光照时间,一定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植物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常被称为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或主要的农业气象条件。 5、农业气象学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五个定律): 基本生活因子同等重要性 环境因子对植物的非同等重要性 限制因子 最适阈限 临界阈限 6、农业气象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平行观测原则。是区别于单纯农业研究和气象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 思考: 1、农业气象学与气象学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 2、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是什么? 3、农业气象学常用哪些方法来研究? 地理播种法 分期播种法 地理分期播种法 人工气候实验法 数理模拟法、田间试验法、统计数学法、遥感法等 第一章 地球大气 1、 氮气 78% 氧气 21% 氩气 干洁大气 二氧化碳 臭氧 大气的组成 稀有气体 水汽 杂质 2、对流层特点:(1)集中了整个大气 3/4 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风云雨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对天气分析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2)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 100m 下降 0.65℃ γ为气温直减率,即气温铅直梯度。γ>0 时,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γ=0 时,表示气温不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γ<0 时,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逆温层)。逆温是环境中很重要的大气现象,许多严重的污染事件都与之有关。逆温现象出现时,气层稳定性强。导致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累积并产生污染事故 3、对流层分层(0~16km) (1)下层:0~2km 摩擦作用、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最强烈 气温、空气湿度等有明显的日变化、水汽丰富,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摩擦层(贴地层 2m 和近地层 0—50~100) (2)中层:2~6km 空气运动以对流为主 有中云和积雨云出现,由云滴增大成雨滴的过程多在此层进行,因而是形成降水的重要气层。 (3)上层:6km~对流层顶 水汽含量少,各种云均由冰晶或过冷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