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晓南来源:《国企管理》2020 年第 01 期国企管理智库理事长、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在 2019 国企管理年会上指出,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要坚持市场化方向,聚焦深层次难点,突破制度性障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克难,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有企业发展砥砺前行,在国内经济压力逐步加大的形势下取得新的成效。1-11 月份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 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投资总额同比增长 9.4%,为国民经济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发挥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在充分肯定国企改革和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国有企业改革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国有企业发展离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小的差距。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19 年 12 月 10-12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制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一方面,这表明围绕国企改革重点难点从试点探索转向全面行动阶段;另一方面,也表明国企改革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着眼于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要聚焦难点,突破重点,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年行动,四大难点要聚焦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深化国企改革,必须聚焦难点问题。着眼于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促进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需要聚焦的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难点之一,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问题尚未得到较好解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政企分开的思想。根据有关专家考证,国内最先提出政企分开思想的是董辅礽教授。1978 年,改革开放春风从农村吹起,董辅礽教授就提出,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进行改革,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已有 41 年,应该说,政企不分包括政资不分、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问题有了明显改变,但显性的、隐形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并没有真正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政企不分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很难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很难真正把十九大提出的效益优先原则落到实处。因此,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