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绪论文献与古典文献学“文献学”一词始见于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 年)。最早以“文献学”名其书者,为郑鹤春、郑鹤声先生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 年出版)。文献,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古典文献学要学习些什么?1. 应熟悉古典文献:古典文献指1911 年之前(白话文兴起前)产生的以文言文和繁体字书写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即古籍。2. 应掌握古典文献学学科构成核心内容: 目录、版本、校勘3. 熟悉并利用古典文献,可深入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知识系统观和文明系统观。如《致蔡鹤卿太史书》 (林纾):“鹤卿先生太史足下⋯⋯”为何称“太史”?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第一节古典文献的载体一、甲骨甲骨:龟甲和兽骨。“甲骨卜辞”、“殷墟卜辞” (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记载多是占卜之事,记事年代从殷商盘庚到纣王末期。1. 甲骨文献的整理研究情况是怎样的?(1)甲骨文最早的整理、辨认,以刘鹗、孙诒让等人的工作为代表。刘鹗《铁云藏龟》 (1903 出版,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收甲骨文献1051 片,考释正确干支、数目字34 个。孙诒让《契文举例》 (1905 年撰成, 1917 年出版,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著)全书分十类,考释正确的文字有185 (2)近代“甲骨四堂”成就最为卓著:“四堂”指四位甲骨文献研究专家,即王国维(号观堂)、罗振玉(号雪堂) 、董作宾(字彦堂) 、郭沫若(字鼎堂) 。(3)罗振玉的甲骨文献研究尤为突出:① 罗氏搜集、保存、印行了大批甲骨文献。② 考释出大量的单字。③ 率先正确判定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④ 首创卜辞分类研究的方法。3. 我们如何查阅、了解甲骨文字?需要使用甲骨文释字方面的工具书:孙海波编:《甲骨文编》 ,中华书局1965 年版。高明撰:《古文字类编》 ,中华书局1980 年版。于省吾主编: 《甲骨文字诂林》 ,中华书局1996 年版。二、金石1. 金文(钟鼎文)金,指青铜器。金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因商周青铜礼器以钟为代表,乐器以鼎为代表。金文文献内容主要是记录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活动。西周是金文最为盛行的时代。2. 石刻及石刻文献石刻是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秦刻石鼓又称石鼓文。先秦时期的石刻文字,因其刻在鼓形石上而得名。唐初时被发现,共十块,各刻四言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