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综合练习VIP免费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综合练习_第1页
1/15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综合练习_第2页
2/15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综合练习_第3页
3/15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综合练习题第 2 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一、填空题 (1 分/空)1、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划分波的类型为:球面波、柱面波、平面波。(3 空)2、密度和速度的乘积称为波阻抗。(1 空)3、反射线反向延长与从震源向分界面所作垂线的交点称为虚震源。(1 空)4、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称为费马原理。(1 空)5、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 与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距离x之间的关系称为时距关系。(1 空)6、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 t,得到 x/2 处的 t0 时间称为动校正。(1 空)7、正常时差与x2 成正比;与 v2、t0 和 h 成反比。(2 空)8、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称为倾角时差。(1 空)9、所有波中最先到达检波器的第一波峰时间称为初至时间。(1 空)10、各接收点的地震波属于同一相位振动的连线称为同相轴。(1 空)11、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两介质波速不等(下部大于上部);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两介质有波阻抗差。(3 空)12、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关系分别是(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两个切点(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有一个交点 Xp,在 X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至波,而直达波为续至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 (3 空)13、 频谱分析中,研究振幅与频率间的关系称为幅频特性;相位与频率间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2 空)二、判断题 (准确的打,错误的打)(1 分/题)1、自激自收时间或零炮检距时间,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顶点。()2、共反射点必定是共中心点。()3、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上下两种介质的速度不相等。()4、波面是静止的、等时的和等相位的。()5、视速度大于等于真速度。()6、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沿着直线传播一定用时最短。()7、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与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8、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9、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产生不了透射波。()10、一个分界面情况下直达波与反射波的时距曲线总会相交。()三、名词解释 (3 分/ 题)1、反射定律: 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透射定律 : 透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综合练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