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1 城市网格化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1平台建设必要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改善公众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社会治安、 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等等, 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夯实社会稳定基础, 成为改善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提升现代城市安全性和宜居性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流动人口增加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管理的方式已经难以胜任。 社会管理必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实时更新的控制和协调系统, 实现智慧化管理才能与日益复杂的城市实体系统协调一致,达到现代人宜居的目标。精准、可视、可靠、智能的社会运行管理网络将有效支撑城市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社会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处理水平社会发展必须快速和妥善解决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问题。经济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也带来了恶性传染病爆发、恶性犯罪事件的增加、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等问题。 为了防范和解决这类问题, 社会管理创新的引入可以在第一时间快速感知这些突发性事件,通过其智能化的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加快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 有效性与及时性, 实现不同行业和区域的协同和应对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其“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处理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水平,使应急预案程序化、智能化。2建设目标搭建城市网格化综合社会管理和服务平台,运用万平方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市民融合服务的理念和城市部件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PGIS平台应用支撑,根据城市实际情况,面向市区各社区市民、街道,以综合治理、维护稳定、融合服务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2 为核心内容,逐步实现城市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及时处理、 及时解决, 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为建立全市统一的网格化社会管理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社会管理长效机制。3平台建设任务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分为“一条主线、两个中心、三个基础、若干个触角” 。“一条主线”即协同工作系统; “两个中心”即网格管理呼叫与指挥中心和数据管理和交换中心,它也是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