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服务应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农业正朝着精准化的方向发展。而无人机这一新型产品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植保无人机服务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1990 年,日本山叶公司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主要用于喷洒农药。 我国南方首先应用于水稻种植区的农药喷洒。2016 年,农业植保无人机逐渐成为行业新宠,各地陆续出现使用无人机用于植保的案例。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6 年 6 月,我国生产专业级无人机的公司有300 多家,其中有 200 多家是植保无人机生产厂家,生产各类植保无人机共178 个品种,保有量超过5000 架。一、国内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1. 农田药物喷洒药物喷洒是农用无人机最为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 植保无人机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为农户节省大型机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 全国各地不少地区都已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药物作业,受到了人们的肯定。按照国家18 亿亩耕地的红线,未来农业植保领域将会有千亿市场空间。2. 农田信息监测无人机农田信息监测主要包括病虫监测、灌溉情况监测及农作物生长情况监测等,是利用以遥感技术为主的空间信息技术通过对大面积农田、土地进行航拍,从航拍的图片、 摄像资料中充分、 全面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周期等各项指标,从灌溉到土壤变异,再到肉眼无法发现的病虫害、细菌侵袭,指出出现问题的区域,从而便于农民更好地进行田间管理。无人机农田信息监测具有范围大、时效强和客观准确的优势,是常规监测手段无法企及的。无人机通过光谱仪对农作物病害进行观测,是通过不同的农作物, 叶片光谱的反射率不一样, 进而观测中所得到的谱线数据不同的原理进行的。同时,对于同一种叶片, 健康和生病的光谱数据也存在差异。该无人机利用这一特性, 通过仪器将生病的农作物找到, 从而有选择地进行药物治疗。 可将建立一个农作物病虫害光谱库, 使无人机系统能识别更多的病虫害疾病,更好地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 3. 农业保险勘察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难免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农民受损。 对于拥有小面积农作物的农户来说, 受灾区域勘察并非难事, 但是当农作物大面积受到自然侵害时,农作物查勘定损工作量极大, 其中最难以准确界定的就是损失面积问题。农业保险公司为了更为有效地测定实际受灾面积,进行农业保险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