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第六章 发 热 fever 一、发热的有关概念(10分钟,重点掌握) 1.病理性体温升高:病理性体温升高包括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和过热(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1)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fever)。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正常,但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在高水平上进行。 (2)过热:又称非调节性体温升高,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散热障碍或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使体温不能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此时调定点未发生改变,是被动性体温升高,把这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hyperthermia)。 2.生理性体温升高:某些生理情况也能出现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由于它们属于生理性反应,称为生理性体温升高。二、发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热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的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即内生致热原,再经一些后继环节引起发热。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 1.发热激活物(10分钟,熟悉) (1)外致热原: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称为外致热原。包括: 1)细菌:①革兰氏阳性菌: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致热物质是全菌体及其代谢产物。②革兰氏阴性菌:常见的有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志贺菌等,主要致热物质是内毒素,还有全菌体和肽聚糖等,ET 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③分枝杆菌:典型菌群为结核杆菌,其全菌体及胞壁中的肽聚糖、多糖和蛋白质都有致热作用。 2)病毒:常见的有流感病毒、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麻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主要致热物质是全病毒体及血细胞凝集素。 3)真菌:见于白色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新型隐球菌感染等,致热物质是全菌体及菌体内所合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4)螺旋体:包括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钩体的溶血素和细胞毒因子、回归热螺旋体的代谢裂解产物、梅毒螺旋体外毒素等均有致热作用。 5)疟原虫:大量裂殖子和代谢产物(疟色素等)由破裂的红细胞释入血液可引起高热。 (2)体内产物:①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产 EP 细胞引起发热。②类固醇:睾丸酮的中间代谢产物一本胆烷醇酮可引起某些周期性发热。 2.内生致热原:(10分钟,重点掌握) 产 EP 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原。 (1)内生致热原的种类 1)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