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3. 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6.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 )( 织体 )( 调式调性) . 7. 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二、名词解释(共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 复乐段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 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2. 三部性原则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5 分)1. 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2. 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 4 至 8 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