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2 页,不能加页)(一)理论价值(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二)实际应用价值(1 )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1 )关于自译定义。 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