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中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最优效率的算法。 2、 程序设计= 算法 +数据结构 3、 解决问题方法的效率: 跟数据的组织方式有关 跟空间的利用效率有关 跟算法的巧妙程度有关 4、 数据: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且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是计算机操作对象的总称; 是计算机处理的信息的某种特定的符号表示形式。 5、 数据元素:数据中的一个“个体”,数据结构中讨论的基本单位。 相当于“记录”,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和处理。 6、 数据项: 相当于记录的“域”, 是数据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如学号。数据元素是数据项的集合。 7、 数据对象: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例如: 所有运动员的记录集合 8、 数据结构:是相互间存在某种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 9、 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10、 不同的关系构成不同的结构。 11、 次序关系: {
|i=1,2,3,4,5,6} 12、 对每种数据结构,主要讨论如下两方面的问题: 1) 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2) 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结构基本操作的实现; 13、 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之间的结构关系,是具体关系的抽象。 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指对数据结构的加工处理。 14、 数据的存储结构 (物理结构):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 数据结构基本操作的实现: 基本操作在计算机上的实现(方法)。 15、 数据结构的有关概念 16、数据元素的4 类的基本结构: ○1 集合; ○2 线性结构: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3 树形结构: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 ○4 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17、 C 语言的优点:C 语言可以直接操作内存。 18、 每个节点都由两部分组成:数据域和指针域。 19、 链接存储结构特点: 比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密度小 (每个节点都由数据域和指针域组成)。 逻辑上相邻的节点物理上不必相邻。 插入、删除灵活 (不必移动节点,只要改变节点中的指针)。 20、 数据类型 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21、 ADT 有两个重要特征:数据抽象和数据封装。 22、 抽象数据类型 (Abstract Data Type 简称 ADT):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此数学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23、 抽象数据类型有: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