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专题复习 1 、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是:F 浮=G 排液=ρ液gV 排。 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两个因素决定。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排=V 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 排G 物,物体上浮; F 浮ρ物,物体上浮; ρ液<ρ物,物体下浮; ρ液=ρ物,物体悬浮;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3、正确理解漂浮条件: 漂浮问题是浮力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浮力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的漂浮条件F 浮=G 物。 (1)因为F 浮=ρ液gV 排, G 物=ρ物gV 物, 又因为F 浮=G 物(漂浮条件) 所以,ρ液gV 排=ρ物gV 物, 由物体漂浮时 V 排ρ物, 即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面上。此时,V 物=V 排+V 露。 (2)根据漂浮条件F 浮=G 物, 得:ρ液gV 排=ρ物gV 物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ρ物、V 物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与液体的密度ρ液成反比。ρ液越大,V 排反而越小。 4 、计算浮力的一般方法: 计算浮力的方法一般归纳为以下四种: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 F 浮=F 向上-F 向下,一般用于已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且形状规则的物体。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液=ρ液gV 排,这个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要已知ρ液和 V 排。 (3)根据力的平衡 原理:将挂 在弹 簧 秤 下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