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重选试验 第一节 概 述 各类选矿过程的实验室可选性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处。 同其他选矿方法相比,重选过程成本较低,对环境污染少,因而在可选性研究工作中,凡是有可能用重选法选别的矿石,都应首先考虑做重选试验。 在各种湿法选别过程中,重选所处理的物料相对较粗,粒度范围相对较宽,不同粒度物料要求选用不同的设备,即使可以采用同一类设备处理的物料也常须分级选别,再加上为了避免过粉碎对重选的不利影响常采用阶段选别流程,导致重选流程组合一般比较复杂,所用设备类型较多,因而重选试验时首先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流程和设备。这里还须着重提出的是,重选设备本身的工作效率往往是决定重选过程效率的首要因素、历史上重选生产的重大变革都是与设备的改进和创制工作分不开的,在解决具体矿产应用问题的可选性试验研究工作中,也常需进行新设备的研制工作。 另一方面,重选的操作因素却比较简单。各种选别设备,只要其入选原料的比重组成和粒度组成基本牛相同,选别条件也基本相同.再加上重选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物理现象相对地比较宏观,人多可以凭肉眼直接观察判断,因而在重选研究中,为寻找最佳工艺参数所需安排的条件试验数量一般不大。 但是,由于重选试料粗,流程组合复杂,每一流程试验所需的试样量和工作量均很大,达就决定了重选试验不可能象浮选试验那样,安排大量对比试验,而必须在事前深思熟虑,根据矿石物质组成特性研究结果,仔细选择制定试验流程,尽力避免失误。 不同比重矿物雨选分离的难易度可大致地按等降比判断: 21 e= (5 一 1) 武中 1 ——轻矿物的比重; 2 ——重矿物的比重; △——分选介质比重。 e 大于5,属极易重选的矿石,除极细(小于5~10μm)的细泥以外,各种粒度的物料都可用重选法选别; e 小于5 但大于2.5,属易选矿石,按目前重选技术水平,有效选别粒度下限有可能达到 19μm,但38~19μm 级的分选效率已较低; e 小于2.5 但大于1.75,属较易选矿石,目前有效选别粒度下限有可能达到38μm 左右但75~38μm 级的选别已较困难; e 等于1.75~1.5 的属较难选矿石,有效选别粒度下限一般为0.5mm 左右; e 等于1.5~1.25 的属难选矿石,重选法只能处理不小于数毫米的物料,且分选效率一般不高; e 小于1.25 的属极难选矿石,不宜采用重选法选别。 重介质选矿过程中,若取△≈δ1,则 e 将趋向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