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八章吸光光度法VIP免费

第八章吸光光度法_第1页
1/13
第八章吸光光度法_第2页
2/13
第八章吸光光度法_第3页
3/13
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 1 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本章主要讨论可见光区的吸光光度法。利用可见光进行分光光度法分析时,通常将被测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然后进行吸光度的测量。例如:测量钢样中Mn 的含量,在酸性溶液中将Mn 氧化为MnO4-,然后进行吸光度的测量。 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 灵敏度高 分光光度法常用于测定试样中1-0.001%的微量组分。对固体试样一般可测至10-4%。 (二) 分析微量组分的准确度高 例如:含铁量为0.001%的试样,如果用滴定法测定,称量1g试样,仅含铁0.01mg,无法用滴定分析法测定。如果用显色剂1,10-邻二氮杂菲与铁生成橙红色的1,10-邻二氮杂菲亚铁配合物就可用吸光光度法来测定。 Fe2+ + 3(1,10-phen) → [ Fe(1,10-phen)3] 2+ (三) 操作简便,测定快速 (四) 应用广泛 几乎所有的无机离子和许多有机化合物都可直接或间接地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可用来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溶液中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一些酸碱的离解常数等。 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 2 § 8 -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一、 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当光束照射到物质上时,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了反射、散射、吸收或透射(p241, 图 9-1)。 若被照射的是均匀的溶液,则光在溶液中的散射损失可以忽略。 当一束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的白光通过某一有色溶液时,一些波长的光被溶液吸收,另一些波长的光则透过。当透射光波长在400-700nm 范围时,人眼可觉察到颜色的存在,这部分光被称为可见光。透射光和吸收光呈互补色,即物质呈现的颜色是与其吸收光呈互补色的透射光的颜色。例如:CuSO4 溶液由于吸收了 580-600 nm 的黄色光,呈现的是与黄色呈互补色的蓝色。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颜色,见 P294,表 9-1。 物质吸收了光子的能量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激发态),这个过程叫做物质对光的吸收。 M(基态)+hυ → M*(激发态) 当照射光光子的能量 hυ 与物质的基态与激发态能量之差相等时,即 ΔE= hυ,才能发生吸收。不同的物质由于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 3 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能级差,所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物质对不同波长光吸收能力的分布情况,称为吸收曲线,也称为吸收光谱。吸收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每种物质的吸收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八章吸光光度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