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微丝 本章重点:微丝的功能 微丝特异性药物 主要内容: 形态结构: 纤维状,单根成螺旋结构,长短不定。 存在形式:分散存在,聚集成束,交联成网 分布:细胞质中,细胞膜内侧比较丰富 微丝的化学组成 肌动蛋白 : (构成微丝的基本成分) 微丝结合蛋白 (与微丝结合,影响 微丝的形态、功能、 组装与去组装,控制 微丝与微管或其他细胞器的连接) 球形肌动蛋白(纯化的肌动蛋白单体,外形呈河蚌状,, 分子内有 ATP或 ADP,Ca2+,Mg2+的结合位点,分子有极 性) 首尾相接 纤维状肌动蛋白(螺旋状纤维,微丝的主体,有极性) (又称肌丝蛋白) 肌细胞中 (与肌肉收 缩有关) 肌球蛋白(粗肌丝的基本构成单位):约占肌细胞总蛋白的一半。由 2 个重链和 4 个轻链组成,重链形成一个双股α螺旋,一部分呈杆状,另一部分与轻链一起折叠成两个球形区域,位于分子一端,球形的头部具有 ATP 酶活性。 原肌 球 蛋 白 : 占 细 胞 总 蛋 白 的5%~10%,由两条平行的多肽链相互缠绕成 α 螺旋结构,位于肌动蛋白螺旋沟内。原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位于肌动蛋白双螺旋的沟中,主要作用是加强和稳定肌动蛋白丝,抑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肌钙蛋白含三个亚基: ①肌钙蛋白 C ,特异地与钙结合, 控制原肌球蛋白在肌动蛋白表面的位置; ②肌钙蛋白 T, 与原肌球蛋白有高度亲和力, ③肌钙蛋白I, 同肌动蛋白及Tn-T 结合抑制肌球蛋白的 ATP 酶活性,使肌球蛋白的头部不与肌动蛋白接触。 细肌丝中每隔40nm就有一个肌钙蛋白复合体。 微丝的组装 一.在适宜的温度,存在ATP、K+、Mg2+离子的条件下,(达临界浓度以上)肌动蛋白单体可自组装为纤维。 组装步骤: 1.成核:几个G-肌动蛋白开始聚合形成核心结构; 2.微丝生长:G-肌动蛋白从两端加到多聚体上,加到正端比加到负端速度快10倍以上。(此为结构极性;功能极性即行使功能具有方向性) 3.处于平衡状态:微丝延长到一定时期,游离肌动蛋白单体浓度降低至临界浓度,正端延长速度等于负端缩短速度,长度处于平衡状态(此过程---踏车现象) 二.微丝组装的非稳态动力模型 ATP肌动蛋白浓度高时,纤维末端形成一连串的ATP肌动蛋白---ATP帽。ATP肌动蛋白对F-肌动蛋白亲和力高。ADP肌动蛋白亲和力低。 三.★微丝特异性药物(重点) 细胞松弛素 B可切断微丝纤维,并结合在微丝末端抑制肌动蛋白加合到微丝纤维上,特异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