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执行器 第十八章 执行器 第一节 概述 一、执行器的作用 在控制仪表中,变送器是信息的源头,控制器是信息的处理,执行器是信息的终端,因此也称执行器为终端元件(final element)。生产过程的信息从变送器引入,经控制器或DCS运算处理后输出操作指令给执行器控制生产过程,或由操作员站发出的人工操作指令给执行器控制生产过程。执行器将操作指令进行功率放大,并转换为输出轴相应的转角或直线位移,连续地或断续地去推动各种控制机构,如控制阀门、挡板,控制操纵变量变化,以完成对各种被控参量的控制。 执行器主要由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两部分组成,控制机构也称为调节机构、调节阀或控制阀。执行器和执行机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执行机构安装在调节阀上,二者的组合应称为执行器,或者说,带有调节阀的执行机构是执行器,执行机构是执行器的组成部分之一。 凡是涉及流体的连续自动控制系统,一般都是用控制阀作为控制机构,因为这种方式投资最少而且又简单实用。但是,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用变频器控制泵和风机转速来控制流体的流量的方式开始增多,因为这种方式既节余额能源,又能提高控制质量,但这种方式的投资较大。 执行机构的特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丝毫不比其他环节小,即使采用了最先进的控制器和昂贵的计算机,若执行环节上设计或选用不当,整个系统就不能发挥作用。 控制阀直接与介质接触,常常在高压、高温、深冷、高粘度、易结晶、闪蒸、汽蚀、高压差等状况下工作,使用条件恶劣,因此,它是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 如果执行器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会给生产过程自动化带来困难。在许多场合下,会导致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下降,控制失灵,甚至因介质的易燃、易爆、有毒、而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因此,必须对执行器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给与高度重视。 二、执行器的产生 远古时期,人们为了控制河流或小溪的水流量,采用大石块或树干来阻止水的流动或改变水的流动方向。以后,在农业中又出现了用于灌溉的水渠闸门,这就是执行器的雏形。 最早的执行器是 1880年由费希尔制造的带重锤的自力式执行器,如图 18-1所示。 图 18-1带重锤的自力式执行器 当用户使用的流体减少时,流体压力P增大,0PP ,杠杆失去平衡,逆时针转动,带动阀杆向下移动,关小阀门,流体较少的通过阀门,导致阀门后流体压力下降。阀杆的移动速度与压力偏差成正比。当压力逐步恢复到0PP 时,阀门停在一个新的位置。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