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VIP免费

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_第1页
1/13
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_第2页
2/13
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_第3页
3/13
第七章 7 .4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遵守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锤炼高尚品格,最终要落实到个人品格的养成上。 【案例】让美德占据灵魂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一片旷野里。哲学家问身边的弟子该如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们十分惊谔,没有想到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竟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于是,他们给出了各种答案,有的说用铲子就够了,有的说用火烧,有的建议在草上撒上石灰,还有的说要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除草。”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子地坐下,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对于年轻大学生而言,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须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一)个人品德 所谓个人品德,是指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个人品德是稳定的道德行为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完善、自觉提高的表象。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 个人品德一旦形成,就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 导入新课 第七章 7 .4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着践履。 (二)个人品德的特点及其功能、作用 1、个人品德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实践性。个人品德不是个人的某种先天禀赋,而是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而成的一种特殊品性,它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化或体现,反映着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展示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 第二,综合性。个人道德品质不是零碎的个人生活片断,而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渗透并影响个人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稳定性。个人品德不是临时的、短暂的道德现象,它一经形成,就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