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判读方法及应用 一、 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度,如图中的甲地海拔为1500 米;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地高出乙地1000 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 等高线是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②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③ 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④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 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⑤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⑥ 除了陡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 )山头与洼地 山头:曲线内高外低,示坡线向外 洼地:曲线内低外高,示坡线向内 (2)山脊与山谷 凸低为脊(中间高两侧低) 凸高为谷(中间低两侧高) (3)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 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会聚处。 (4)悬崖 悬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强调:分水线与集水线 ●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线成为集水线。 ●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 附)陡崖高度的计算 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相对高度与等高距之间的关系: (n-1) ×等高距≤h<(n+1)×等高距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打出图 3) 9、除陡崖外,等高线是不能相交的 (三)判读等高线的数值特征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