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治社会 作业时限:30分钟 作业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4 分) 1.公民传播网络舆情要留意守好法律法规、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底线,维护社会秩序,传播正能量。这是因为( B )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②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行非法剥夺的 ③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 ④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样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中要求是基于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样,①④正确;②表述正确,但不是题目中的缘由;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③错误。故选B。 2.2024 年10 月,某校在其官网发布的《关于对某同学处理状况的通报》表示,该同学在网络上发表错误言论,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学校赐予该生留党察看、留校察看的处分。这说明( A ) ①政治参加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②公民要遵循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公民的政治自由和监督权受到严格的限制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原则没有得到落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某同学在网络上发表错误言论,产生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学校赐予该生留党察看、留校察看的处分,这说明公民的政治参加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遵循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公民的监督权,也就没有反映公民的监督权受到严格的限制,③不符合题意;某同学发表错误言论受到处分,正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原则在生活中的落实和延长,④错误。故选A。 3.2024 年7 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运用网络发帖炒作、删帖等手段,大肆进行非法经营、巧取豪夺等犯罪活动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陈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实行刑事强制措施。这警示我们( A ) 2 ①公民应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自由 ②公民应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公民应先依法履行义务而后行使权利 ④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中的案例警示我们,公民应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自由,不得超越法律红线,①②符合题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不存在先后问题,③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不体现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4.“垃圾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