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比赛中常见问题及处理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挑战人体生命极限的运动,比赛中意外情况难以避免,常见损伤也常常伴随。及时、正确处理十分必要。1.猝死:猝死( 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献关于猝死的定义不尽相同,作者认为比较科学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具体的量化时间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分别有人认为其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在1 小时、 6 小时、 12 小时和 24 小时之内,有人认为也包括 48 小时之内的死亡者[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 小时之内,但这仅是一家之言。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 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马拉松猝死是怎么回事有资料显示, 1/3 的猝死者生前毫无征兆,被医学认定是无猝死危险的健康人。运动性猝死者常属于后1/3 人群。其中,心源性猝死更为多见,约占60%-85% 。其中,儿茶酚胺是一个隐秘的杀手。心内科专家解释,儿茶酚胺是人体兴奋时释放的一种激素,在正常情况下浓度比较低, 维持人的正常心跳血压。马拉松比赛时, 剧烈运动导致人体代谢率急剧增加,交感神经极度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可增加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心率加快、心脏的收缩力增强,从而满足机体高代谢的需要。但由于此时血液黏稠度增加,心电活动不稳定,容易出现室颤(心室纤颤 )。使得心脏就像一个脾气很差的人一样乱放电,停止迸出血流,人在一秒内倒地。抢救回来就叫心跳骤停,如果抢救不回来就是猝死了。长跑比赛中出现猝死,一个是运动员本身就存在隐匿性的疾病,平时安静看不出来,但是在大强度的运动下就会发作,导致猝死。其次是本身体质较弱,平时很少参加锻炼,突然参加大强度的运动,严重的后果就是运动性猝死。哪些人群不适合长跑马拉松是田径运动中距离长、消耗大、负担重的一个项目。有的人,比赛前后称体重,可能相差五六斤,甚至10 斤以上。因此, 对人的健康素质要求很高,以下人群不适合长跑。心脏有疾病的人从心脏疾病来说,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人不适合长跑。此外,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 )的人,或是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痛,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都不适合长跑。 最糟糕的是, 有的心脏疾病平时没什么症状,连病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心脏有隐疾,这类人跑长跑最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