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祠堂》文物保护方案 《*氏祠堂》文物保护方案(提纲) 第一稿 《*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距今已有 265 年。虽经两百多年沧桑之变,至今仍发挥着纪念祖宗恩德,树立族人崇高的信仰及德行,激励培养子孙成才、报国、为民,扶贫、解困、睦族,维系宗族血脉、连接海内外张姓子孙根系的重要功能。2008 年以来,族孙**、**、**、等高瞻远瞩,通过艰苦努力,祠堂按照原有制式和建筑风貌修葺一新。现祠堂为砖木结构,双坡平房,三进布局。一进为仪门,由大门和过厅、仪厅组成,主要是祭祀时供鼓乐之用。大厅后是天井,东西两廊贯通,取四水归一之意。二进为享堂,为主体部分,是祭祀祖先和处理本族大事的场所,享堂中间正位供奉祖宗塑像。三进为寝室,为供奉祖先牌位及祠堂中贵重物品的地方。祠堂总用地 平方米(合 亩),建筑面积 平方米, 自然间。2009 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文物保 护 单 位 和 第 二 批 文 物 控 制 单 位 名 单 的 通 知 》 ( * 政发"2009"111 号)中,“***氏宗祠”被列为第二批文物控制单位。 根据 2002 年 10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之规定,结合我“***氏宗祠”的实际情况,准备从: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建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修订文物保护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加强对“***氏宗祠”的管理和保护。 一、制订《*氏祠堂》文物保护方案(提纲)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2002年 10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 XX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二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各项要求。 2、功能定位。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祠堂文化”的内涵建设,完善提升现有功能,发展文化产业。把祠堂建设成为: ⑴*氏宗族祭祀活动中心; ⑵ 新农村文化、教育、科技、文体活动的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⑶设臵功德榜、能人榜、成才榜、寿星榜等,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劳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