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教案纸 课题 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 初步了解南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 、 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播放一段美国迪士尼动画巨片《木兰诗》的一个片断作为激趣手段。 教师导入: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有过许多的巾帼英雄留给了我们极为深刻的印象,昨天我们已经布置了收集的任务,请大家将你收集到的内容拿出来进行交流。 一、概括介绍《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 三、情节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四、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我国历史中的巾帼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 学生倾听,记忆“双璧” 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请学生代表把本课生字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同学学习。 借助注释逐句理解情节,理清故事 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 了解《木兰诗》的地位,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读中学,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理清故事情节,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理解人物形象,向英雄人物学习。 梳理课文内容,使所学知识形成系统。 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 请以“我从文中的 这句话中可以可以看出木兰是个 样的人。”的句式来表达。 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 五、小结课文 学生思考3 分钟后,自由发言,总结归纳。 在老师的点拨下,小结课文 板书设计 木 兰 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