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1.2滑轮》教学设计 丹江口市红旗中学 盛建忠 一、教学设计思路 对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重要、有效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对教师来说,它既是教学目的,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滑轮是学生知道但是并不熟悉的一种简单机械,可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又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法和学法上拟用实验探究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目的。 一导入,通过生活中人们向高处运送货物或的情景再现,创设学习情景,导出课题。二是感受、认识动定滑轮.通过展现学校升旗时的情景图片和工人师傅吊货物情景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两种活动中滑轮的情况有何不同,从而得到滑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轴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称为定滑轮,一类是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称为动滑轮。通过上述两种场景的再现,学生自然会有疑问:为什么在这两种情况下要用两种不同的轮子,这两种轮子难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吗?,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三是探究动定滑轮的特点。在这一环节通过实验的设计归纳则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带领学生学生认识滑轮的本质。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与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感悟以后,再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定滑轮的运动情况,感悟定滑轮的支点及力臂。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在演示讲解动滑轮时,关键是支点的理解,我采用的是让动滑轮沿着墙壁竖直向上滚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在动滑轮滚动的某个瞬间,轮子是绕着哪一点在滚动?”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动滑轮的支点问题,在学生理解了支点后,其它问题就可以引刃而解了。 第五环节是滑轮组的教学,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可采用在动滑轮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得到: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第五环节是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轮轴和斜面,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学习物理,使物理知识生活化,又使生活现象物理化。让学生体会物理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的课程设计理念。最后一环是小节和作业布置,利用遗忘规律,起当堂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作用。 本节计划安排2 课时,第一课师生共学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