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预览 形成性考核(1)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为了改善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通常对轴进行( )热处理 A. 正火 B. 回火 C. 调质 D. 完全退火 2. 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工序,这是为了( )。 A. 保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B. 保证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C. 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D. 保证加工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3. 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 )的形状精度有影响。 A. 车削内外圆 B. 车削端平面 C. 车内外螺纹 D. 切槽 4. 含碳量Wc > 0.6%的钢称为( ) A. 高碳钢 B. 中碳钢 C. 低碳钢 D. 不能确定 5. 珠光体是:( ) A. 单相固溶体 B. 两相混合物 C. 三相混合物 D. 化合物 6. 加工套筒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是( ) A. 端面 B. 外圆 C. 内孔 D. 外圆或内孔 7. 在下列四种形位公差中,( )属于定位公差 A. 圆度 B. 圆柱度 C. 同轴度 D. 圆跳度 8. 材料的刚度与:( ) A. 弹性模量 B. 屈服强度 C. 拉伸强度 D. 延伸率有关 9. 聚酰胺一般称为 A. 塑料 B. 尼龙 C. 陶瓷 D. 水晶 10. 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 ) A. 精度要求最高的环 B. 要保证的装配精度 C. 尺寸最小的环 D. 基本尺寸为零的环 11. 在铁碳相图中含炭量为0.77%的钢的奥氏体冷s 点时析出( ) A. 莱氏体 B. 铁素体 C. 二次渗碳体 D. 珠光体 2. 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0μ m, 孔的下偏差为―11μ m, 轴的下偏差为―16μ m ,轴的公差为16μ m,则其配合公差为( ) A. 46μ m B. 41μ m C. 27μ m D. 14μ m 13. 冷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的过程中,将发生再结晶,这种转变是 A. 晶格类型变化 B. 只有晶粒形状、大小的变化,而无晶格类型的变化 C. 既有晶格类型的变化,又有晶粒形状、大小的变化 D. 不能确定 14. 钨的熔点是( ) A. 1538 0C B. 3380 0C C. 1394 0C D. 1148 0C 15. 在钢中加入较多的钨、钼、铬、钒等合金元素,用于制造形状复杂的切削刀具材料是 A. 硬质合金 B. 高速钢 C. 碳素工具钢 D. 人造金刚石 16. 加工花键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车削 B. 钻削 C. 拉削 D. 铣削 17. 下列不属于金属化合物按形成条件划分的是:( ) A. 正常价化合物 B. 电子化合物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