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 1.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 A )。 A.培养学生 B.获得经验 C.了解社会 D.增长知识 2.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 B )的特点。 A.实践性 B.双重性 C.理论性 D.紧密联系实际 3.下列不属于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关系的是( D )。 A.目的的统一性 B.活动的主体有差别 C.所获知识的层次不同 D.理论体系的不一致 4.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 B )得到充分体现。 A.教师的主体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教师的指导作用 D.活动的灵活性 5.社会实践中学生所学的知识以( D )的知识为主。 A.理论、系统 B.间接、抽象 C.概括、精炼 D.直接、感性 6. 社会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的目的与结果呈现出一致性,主要在于( B )。 A. 获得新的理论 B.培养人才 C.改进社会 D.促进知识的更新 7. 根据是否有较为固定的对口实践单位或场所,可以分为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与(A )社会实践活动。 A.非基地化 B.学校 C.社会 D.自然 8.与专业内容不直接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公益劳动、科技服务等,这些应该属于 ( C )。 A.专业实践活动 B.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 C.非专业实践活动 D.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 9.下列哪项活动不属于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D )。 A.军事训练 B.专业实习 C.生产劳动 D.班级活动 10.大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贫困地区的活动形式是( B )。 A.专业实习 B.智力扶贫 C.生产劳动 D.参观考察 11.在编制实践活动计划时,下列不属于计划内容的是( C )。 A.活动目标 B.参加人员 C.结果评估 D.过程安排 12.把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列人计划,系统地安排,并根据不同年级和阶段的特点、要求,开展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的原则是( C )。 A.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原则 B.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 C.系统化、分层进行的原则 D.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 二、填空题 1.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 )。 2.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直接)、(现实 )的知识和技能。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选择活动的方式、组织活动和采取应急措施等方面都可以自行决定。 4.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目的是(统一性)。 5.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景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 6.根据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