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1.2 设计思路 遵循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良好的法律行为方式、良好的心态与行为调节能力为己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且可持续发展终身受益为课程归宿。 2. 课程目标 通过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2.1 知识目标 1)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了解道德的特 点 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遵守道德特 别 是职业道德的意义。 2)了解实体 法和程序 法的作用,理解依 法治国 的基本要求、尊 重和保 障 人 权 的意义。 3)了解有 关违 法行为的危 害 和违 法要承 担 法律责 任、犯 罪 的危 害 以及 对犯 罪 的惩 罚 ,理解守法的意义。 4)了解相关的民事 、经 济 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2能力目标 1)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履行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公民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 4)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 2)拥护依法治国方略,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崇尚民主、公正、平等。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尊重法律规则,履行法律义务,崇尚公平正义。 3、课程内容与要求 根据本课的性质与具体内容要求制定教学内容如下: 序号 学习 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