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知识点《大学》介绍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中的一篇。相传为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朱熹把它与《》、《》、《》合称为“四书”《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1.大人之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2.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1.易误读字庶人毋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谦(通“慊”)忿懥有所好乐之其所贱恶而辟焉敖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鲜人莫知其子之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偾尧、舜桀、纣其所令反其所好絜矩2.通假字此之谓自谦.■上恤孤而民不倍.■弟者,所以事长也3.一词多义"先致其知丿致万乘之势致何意致不厚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则不得其正而神明自得牛<吾得兄事之得倚此言得之虑而后能得然后得一夕安寝'如恶恶臭恶无恶不作、今子美而我恶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乃重修岳阳楼修守战之具修V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邹忌修八尺有余此地有茂林修竹欲治其国者治<贞观之治治不治将益深不效,则治臣之罪"知止而后有定先致其知知]君何以知燕王其真不知马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德者,本也者逝者如斯夫二者不可得兼(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古今异义(1) 大.学.之道••古义: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2) 此之谓自.谦.••古义:今义:自己表示谦虚(3) 小人闲.居.为不善••古义:今义:在家里住着没工作做(4)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古义:今义:离开家庭去做僧尼或道士5.词类活用所以事.君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上老.老而民兴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6.文言句式德者,本也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未之有也毋自欺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尧、舜帅天下以仁7.文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