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寨卡病毒2016汇总VIP免费

寨卡病毒2016汇总_第1页
1/8
寨卡病毒2016汇总_第2页
2/8
寨卡病毒2016汇总_第3页
3/8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 年第 2 版)寨卡( Zika )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引起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 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寨卡病毒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该病毒。此后, 多个国家有散发病例报道。2007 年, 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截至2016 年 3月 8 日,至少在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的55 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我国于 2016 年 2月 9 日在江西省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截至2016 年 3 月 11日共发现输入性病例13 例。一、病原学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于1947 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 40-70nm,有包膜,包含10794 个核苷酸,编码3419 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 60℃30 分钟可灭活, 70%乙醇、 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二、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源。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二)传播途径。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血源传播和性传播。病毒血症持续时间一般在10 天以内。在感染者的唾液、尿液、精液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RNA,且持续时间可长于病毒血症期。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根据监测,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以及台湾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西藏一线及以南广大区域。(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三、临床表现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12 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斑丘疹)、发热(多为中低度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寨卡病毒2016汇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