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各级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情况的调研报告一、现状分析:以上率下,重点在一把手《准则》抓住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从各级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领导班子成员三个层面对民主集中制进行集中阐述,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基于此,问卷对各级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和领导班子成员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从调查来看,在党委、一把手和班子成员三个类别的评价上,县处级领导干部均高于厅局级领导干部。而不论在县处级人群还是厅局级人群,一把手的分数均低于党委(党组)和班子成员。一把手评分较低,这说明一把手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表现得不如党委(党组)和班子成员。厅局级评分较低,说明厅局级领导干部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表现得不如县处级领导干部。从结果得出的启示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关键在以上率下,重点要抓住一把手。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自上而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上率下,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民风,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拥护,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上行则下必效。因此,在贯彻落实《准则》的过程中,就要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使民主集中制真正贯彻到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上率下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抓住关键少数。中纪委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时任中石油一把手的蒋洁敏为谋私利乱开绿灯,他的下属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了帮凶和同谋;什么都要抓一把手才行,管住了一把手,就管住了问题的绝大部分。而在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XX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因严重违纪落马后,也表示当一把手35年,我的体会如果你一把手开口了,基本上没有人反对。蒋洁敏和朱明国的话,既第1页共4页是对自身教训的沉痛反思,也是对一把手问题的警示提醒。二、问题分析:分类要求,杜绝禁令性行为《准则》坚持问题导向,对于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正反两个方面明确了边界,划设了禁区。对于应该怎么做,有6处必须等指令性要求;对于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应该怎么做,有11处不允许、不得、不能、不准、3处坚决反对和防止、2处坚决防止和克服、1处坚决反对和纠正等禁止性规定。针对《准则》中的禁止性规定,本研究进行了调研。1.各级党委(党组)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体领导不到位。受访者普遍认为各级党委(党组)最突出的问题体现在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占比42.2%;其次是独断专行或各自为政,占比35.6%。以党委具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虽有发生,但比例最低,占比13.3%。这些问题都是各级党委(党组)不能正确坚持集体领导制度的具体表现。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制度,这是党实现正确领导、有效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准则》将各级党委(党组)集体领导摆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首位,从三个方面作了强调:一是对什么问题进行集体领导。《准则》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善于观大势、抓大事、管全局。这就决定了集体领导的内容主要是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一般来说,所谓重大问题,是指对全局有着关键或者比较关键意义的问题,主要特点是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都属于重大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二是按什么程序进行集体领导。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三是用什么制度规范集体领导。《准则》充分吸收了党在民主集中制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成果,比如提出要落实党委常委会(或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要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要建立上级组织在作出同下级组织有关重要决策前征求下级组织意见的制度。2.主要负责同志存在的主要问题。发扬民主不到位。受访者普遍认为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第2页共4页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名为集体领导,实际上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占比57%;其次是名为集体负责,实际上无人负责,占比27%;最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