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员工在组织里“自生自灭”,是管理者的失职(职场经验)无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理论的角度,管理所要面对的就是效率,也可以说管理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这个道理所有的人都懂,但是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忽略了管理的这个原来的目的,究其原因就是,大家没有很好地理解管理和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管理解决的效率到底指的是什么?了解管理和效率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可以从管理理论演变的过程来理解这个问题。一、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熟悉管理的人,一定认识泰勒,因为泰勒我们知道什么是科学管理,因为泰勒我们知道工业化的依据,因为泰勒我们能够得到流水线的概念和实践,同样因为泰勒,我们发现管理其实是一种分工。在更复杂的制造企业中,事实也非常清楚,只有以最低的全部支出(包括人力、自然资源和以机器、建筑物形式存在的资本费用)完成企业的工作,才能为工人和雇主带来永久的最大化财宝。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来说明这个道理:只有在企业的工人和机器的生产率达到了最大,也即,只有当工人和机器的产出达到了最大,才可实现财宝的最大化。道理很简单,除非你的工人和机器比其他企业的工人和机器制造出更多的产品,否则,你便不能向你的工人支付更多的工资。用同样的方法,你可以比较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甚至相互竞争的两个国家哪个可支付更多的薪酬。总之,财宝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在泰勒之前,管理就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并没有去了解,每一个人所做的努力是否有效,也没有人去分析习惯的做法是否可以改变,泰勒却关注到了这些问题。1911 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明了这些观点,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用一生的时间所要探讨的问题,恰恰是管理的本质问题:管理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猎取最大限度的产出,也就是如何使生产率最大化。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里面,清楚地阐述了获得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科学划分工作元素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与员工常常沟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这四条原理,明确地让我们了解,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说,最好的手段就是分工。假如以上推理正确,那么工人和管理者双方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便每个人都能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科学地划分工作元素作为第一条,是告诉我们工作分工需要基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凭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