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访万家总结:构筑爱的桥梁与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个人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汇编访万家总结:构筑爱的桥梁x 化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在校学生 2x 名,来自周边的x、x、x、x、x5 个村,有近 67%的学生父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均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上学、放学路途遥远,中餐无法保障,且存在安全隐患,鉴于此,我校于 XX 年 4 月 26 日,创建了留守学生“爱心食堂”,这一得民心、顺民意的重大举措,作为重要新闻刊登在湖北新闻网、凤凰网、荆楚网、网易网……在远离城镇的农村小学,“爱心食堂”是怎么创建起来的呢?又是怎样运作、怎样发挥作用的呢?一、办爱心食堂是“访万家”的共识“访万家”的家访工作一直是我校的传统性工作,自并校减员以来,一直持续到今日。为了防辍堵流,确保我校生源充足,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勇于作为,责任到人,分村走访,了解实情,详实记载家访日志,通过进村入户“访万家”活动,我校生源一直稳中有升,办学规模逐渐壮大。如今外出打工人员越来越多,无疑给留守儿童的上学带来一定的困难。XX 年秋季,学校领导再次动员全体老师全覆盖走访,将走访情况一一碰头,综合发现,路途较远,留守儿童上学的困难集中表现在中餐难以吃上。“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以校长柳诲荣为首的一班子人陷入了沉思,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创建食堂。但资金从何而来呢?老师们献计献策,最后拟定将小买部 6 年的承包费共 3 万元一次性收取,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年 2月,“三万”活动工作组来到我校,听取校长柳诲荣的汇报后,当天就协助我校老师深化农户进一步调研,请示教管组拨款 1.5 万元,决定创建“爱心食堂”,于 XX 年 4 月 26 日,“爱心食堂”正式挂牌启动。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办爱心食堂是“访万家”的善举既是“爱心食堂”,学校肯定是亏本经营。学校从校外聘请了一名炊工,按 600 元/月标准发放工资,按 1 元/生(餐)标准给予固定就餐的留守学生生活补贴,向特困生免费提供中餐,贫困生按 1 元/生(餐)标准收取进餐费,老师按 5 元/人(餐)收取。每学年学校将挤出 1.5 万元公用经费用于“爱心食堂”,食堂每天按四菜一汤标准分季节配制营养餐,分别安排老师每天轮流值班,让学生有秩序就餐。由于法律规范的管理,周到的服务,现在固定就餐的留守学生近 50 人,而且深得学生与家长的好评。由于爱心食堂的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