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亲兄弟、明算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关系至为亲密的人,如:兄弟姊妹、叔侄舅甥、表亲妯娌、多年挚友、甚至是父子母女间常常会出现因为产权分割不清、财产分配不均、权利划分有别而争吵不休、纠纷不断甚至大打出手。于是,“亲兄弟、明算账”就成了许多人的共识,认为解决此类问题或纠纷的最好办法、最佳途径就是明晰产权,界定清楚各行为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公开透明地分割利益所得。为什么要“亲兄弟、明算账”呢?这样做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亲兄弟、明算账”是唯一的最优的选择吗?如果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还会存在着许多模糊的产权安排呢?“明算账”不会伤害兄弟等至亲至密之人的感情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权衡 “兄弟”之情和利呢? 一、“亲兄弟、明算账”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所谓“明算账”,就是对利益关系清晰的计量,它主要表现在对产权的明晰,权责的明确,核算的透明,而最重要的莫过于产权的明晰。而“亲兄弟明算账”呢,就是指至亲至密的人之间也最好能做到明晰各自的产权、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进行透明的核算。产权明晰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作用呢?其背后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指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只要明确产权边界,不管权利界定给谁,都会导致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问题是,现实经济活动不仅有生产成本,而且还有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交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价格发现、交易各方的讨价还价、签订契约、监督契约执行等费用。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世界中,产权的清晰界定与否至关重要。在没有产权制度或者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双方的谈判、签约、合同的履行、交易者为解决冲突而付出的成本、确保交易关系的长期性等成本都有可能上升,而这些成本的增加是毫无意义的,不仅消耗了稀缺的资源,而且使交易难以进行。产权界定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交易中的摩擦,约束偷懒、疏忽以及作弊等机会主义行为,确定人们在市场交易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并且为当事人提供特定的经济激励和约束,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经济预期,减少不确定因素。另外,私人产权能够避免集体谈判及监督带来的高额成本,更能够防止公共物品提供中的“公共地悲哀”和抑制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这是因为产权一旦明晰,个人就必定从收益最大化角度出发,选择最有效率的处置方式,并且排除他人搭便车的可能。所以,经济学主张为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应该尽可能地明晰产权,做到“亲兄弟、明算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