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一新生沟通能力的活动设计方案 一、 团体名称:待定 二、 团体对象:大一新生 三、 团体规模:12 人,男女比例 1:1 四、 团体性质:封闭式、结构式、发展式团体 五、 成员招募方式:海报宣传、自愿报名、面试筛选 六、 活动次数:6 次 七、 活动地点:有活动桌椅的教室 八、 活动主题:沟通成长系列活动 九、 活动设计 (一) 设计思路 提高沟通能力,首先要清楚沟通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再从具体的方面着手,进行活动的设计。本系列活动从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争辩能力、积极反馈、非语言信息表达能力5个方面来进行设计,提高沟通能力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 (二) 活动方案 次数 单元名称 单元目标 活动流程及内容 所需道具 一 缘来有你 1.让成员彼此熟悉,构建和谐的团体氛围。 2.收集成员对本系列活动的期待,希望在 活动中 收获 什 么 2.建立 团体规范 。 1.同 心 圆 2.大风 吹 3.我 的心 愿 4.团体契 约 椅子 、 纸 笔 、 背 景 音 乐 二 倾听有礼 1.营 造 团体氛围,消 除 彼此隔阂 。 2.帮 助 成员了 解倾听在 沟通中 的作 用 ,并 学 会 积极倾听 1.大树 与 松 鼠 2.猜 谜 语 3.奇 怪 的纸 张 4.听我 说 谜语 、 纸张 、三张 卡片 三 口 说 我 心 1.营 造 团体和谐气 氛。 1.笑 容可掬 积木 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学生、军人,以及其他劳动者和城镇居民中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通过单向灌输的方式接受了普法教育。“二五”普法提出了以专业法为重点,各部门、各系统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在本部门、本系统全面推开了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单向灌输已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法律需求了。“三五”普法以后确定了普法的重点对象,于是针对不同对象、通过不同途径、采取不同手段以求普法的实效,这种启发式、互动式的模式便成了“三五”、“四五”、“五五”普法的主流。 七是载体上从传统媒体转向传统媒体同现代媒体的结合。普法初期,主要以平面媒体(报纸、刊物、书籍)为宣传教育的载体。而广播、电视媒体则一直在普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已经喜结硕果。 2008 年开始,我区也办起了自己的普法网站,利用网络普法已成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工作内容。从去年开始,我们又在普法载体上进行了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