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一、选择题 A 型题 1. 在启动凝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 血小板 B. FⅦ C. FⅫ D. FⅢ E. 凝血酶 2. 正常时表达TF 的细胞是 A . 血管外层的平滑肌细胞 B. 血管内皮细胞 C. 血液单核细胞 D.嗜中性粒细胞 E. 巨噬细胞 3. 局部组织损伤后TF 启动的凝血过程不能扩大的原因是由于血液中存在 A . PC B. AT-Ⅲ C. 肝素 D. TFPI E. PS 4. TF-Ⅶa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是因为激活了 A . FⅧ B. FⅨ C. FⅩ D. FⅪ E. FⅫ 5. 血小板的激活剂不包括 A . ADP B. 凝血酶 C. TXA2 D. PGI2 E. 肾上腺素 6. 血小板释放反应中,致密颗粒可释放 A.5-HT B. 纤维蛋白原 C. TXA2 D. 纤维连结蛋白 E. 凝血酶敏感蛋白 7. 在抗凝系统中不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的是 A . AT-Ⅲ B. α2-AP C. PC D. C1抑制物 E. HCⅡ 8. 使 AT-Ⅲ灭活凝血酶作用明显增强并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是 A . PGI2 B. NO C. ADP 酶 D. APC E. HS 9. 肝素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抗凝物质是 A.TXA2 B. NO C. TM D. TFPI E. PC 10. 激活的蛋白C(APC)可水解 A . FⅡ B. FⅢ C. FⅤ D. FⅦ E. FⅩ 11. APC 阻碍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是由于其灭活了 A. FⅡa B. FⅤa C. FⅦa D. FⅨa E. FⅪa 12.APC 的作用不包括 A. 水解FⅤa B. 水解FⅧa C. 水解FⅡa D. 限制FⅩa与血小板的结合 E.灭活PAI-1 13.可使 PK 分解为激肽释放酶的是 A. FⅧa B. FⅨa C. FⅩa D. FⅪa E. FⅫa 14.可通过外源性激活途径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是 A. 激肽释放酶 B. FⅪa C. uPA D. 凝血酶 E. FⅫa 15. 激活TAFI 所必需的高浓度凝血酶的产生主要依赖于 A. FⅪa B. FⅩa C. FⅨa D. FⅧa E. FⅦa 16. 不受Vi t K 缺 乏 影 响 的凝血因子 是 A. FⅡ B. FⅩ C. FⅦ D. FⅨ E. FⅢ 17. 由于基因变异而产生 APC 抵抗的凝血因子是 A. FⅡ B. FⅢ C. FⅣ D. FⅤ E. FⅦ 18. 全身性 shwartzman 反应促进 DIC 发生的原因是 A.抗凝物质合成障碍 B.血液高凝状态 C.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D.微循环障碍 E.纤溶系统受抑制 19. 使 AT-Ⅲ消耗增多的情况是 A. 肝功能严重障碍 B. 口服避孕药 C. DIC D.肾病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