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再到当代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三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 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一)重商主义 在15 世纪末16 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国际贸易观点,也称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其核心是追 求 贸易顺 差,代表 人 物 有 英 国的托 马 斯·孟 (Thomas Mu n)。 重商主义认 为,财 富 的唯 一形 式 即 金 银 ,金 银 的多 少 是衡 量 一国富 裕 程 度的唯 一尺 度,而获 得 金 银 的主要渠 道 就 是国际贸易。通 过 奖 出限 入 求 得 顺 差,使 金 银 流 入 ,国家 就 会 富 裕 。 (二)重农 学 派 17 世纪下 半 期,在法 国出现了反 对重商主义,主张 经济自 由 和重视 农 业的思 想 ,形 成了重农 学 派 (phy siocratic school),其创 始人 是弗 朗 斯瓦 ·魁 奈 (F.Qu esnay )。 重农 学 派 的核心思 想 是主张 自 由 经济,包括自 由 贸易,他 们 认 为“ 自 然 秩 序 ”(包括自由 贸易)是保 证 市场均 衡 和物 价 稳 定 的重要机制 。 (三)绝对优势理论 18 世纪末,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受 到古典经济学 派 的挑 战,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生产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在《 国民 财 富 的性质 及 原因的研 究 》(国富 论)中,斯密指 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商品 之间存 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 本的绝对差异 ,而这 种 差异 来源 于自 然 禀 赋 和后天 的生产条 件 。 亚当·斯密认 为在国际分工中,每 个 国家 应该 专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