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找一找王铁梦写的《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参考参考; 时间紧的话,还是设缝和后浇带吧。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著译者:王铁梦 版次:第一版 出版时间:1997 年08 月 开本:16 开 页数:611 装帧:精装 标准书号:ISBN7-112-03237-7 定价: 72.00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在大量工程实践基础上,对结构物由于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作了系统的论述。其中包括许多新的观点、分析和处理方法,特别对近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作了详细的分析。作者提出的有关伸缩缝计算公式已成功地处理了我国许多重点建设工程的裂缝问题。书中还重点介绍了作者最近提出的有关“后浇带”的经验及许多城市结构裂缝控制实例,并首次发表了作者有关现场结构温度收缩应力的实测研究成果。 【读者对象】土建工程广大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 【目录】1 工程结构裂缝的基本概念;2 混凝土的某些基本物理力学性质;3 温度应力理论的若干问题;4 对荷载裂缝的若干探索;5 混凝土的应力松驰与裂缝的若干特点;6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7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实践;8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9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10 排架及框架结构的温度应力与温度伸缩缝;11 特殊构筑物的裂缝;12 民用建筑物的裂缝;13 低温条件下混凝土工程的裂缝控制;14 荷载裂缝分析;15 结构物裂缝的修补;16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新发展。 加强带设置给各位参考: 1.底板:原后浇带处改用膨胀加强带,其宽度2m,带的两侧铺设密孔铁丝网,并用立筋(%%c10@50)加固,目的是防止混凝土流入加强带。施工时,带外用掺 10%~12%UEA 的小膨胀混凝土(膨胀率约 2~3/万),浇筑到加强带时,掺 14%~15%UEA 的大膨胀混凝土(膨胀率约 4~6/万),强度等级 C30。到另一侧时,又改为浇筑掺10%~12%UEA 混凝土。 2.墙体:由于墙薄,面积大,养护困难,受到风速和大气温度影响比较大,容易出现收缩裂缝。因此建议采用后浇加强带 (2m 宽),即分段浇筑掺 10%~12%UEA混凝土,养护14d后,用掺14%~15%UEA混凝土回填。此方法同传统后浇带发一样,要设钢片止水带,不同之处,在于带宽 2m,回填用大膨胀混凝土,回填缝时间为 14d。 设缝与否看需要 设缝的理由: 规范要求,怕裂,漏水,可分段施工 不设逢的理由: 地下结构可突破规范,地下温度变化比较小 可以采用设后浇带,保证分段施工,并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