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的调研报告 NN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 1.25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729 万,其中农业人口 585 万,是一个典型的革命老区、丘陵旱区、贫困大区。全市 9 县(市、区)中有 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138 个重点贫困村,到 2005 年底全市重点贫困村中还有人均年收入 683 元以下的特困人口 6 万人、684-944 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 25 万人。 2005 年 6 月,国务院扶贫办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NN时的重要嘱托,确定在NN开展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工作。一年多来,NN市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以YY县和SS库区为重点,“从群众最急盼解决的事情做起,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起,从具备基本条件的事情做起”,逐步探索出“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的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新路子。为此,我们全国人大代表NN组的成员就NN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其做法值得推广,成效令人欣慰,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于后。 一、主要做法 NN在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突出产业支撑,解决百姓疾苦,尊重群众意愿,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作为重点,着力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一切发展依靠群众,一切发展为了群众,一切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极大地加快了试点工作进程。 (一)突出产业支撑,促进经济发展。NN市委、市政府针对NN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发展不足,最大问题仍然是产业培育滞后的现状,经过深入调研和慎重的决策思考,响亮地提出了“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将产业培育作为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支撑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一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增强反哺功能。大力实施“20 户龙头企业倍增计划”和“100 户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及“六个百亿工程”,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汽车汽配产业、丝纺服装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四大产业,实现工业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功能。二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突出特色和优势。围绕各县(市、区)确定的 1-2 个立县富民主导产业,重点支持国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上档升级,倾力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强力推进顺(庆)西(充)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建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