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常规(试行)——备课教学常规——一、制订学期教学计划(一)制订学期教研组教学计划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课程性质,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在开学初制订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计划应有引领性、实操性,重点体现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思想认识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专业化发展。内容应涉及:指导思想、问题分析、工作思路及措施、教研组具体教学活动安排等。(二)制订学期个人教学计划个人教学计划要在教研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体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个性化思考和设计。原则上于学期开学后一周内上交。1. 教材分析。明确本册教材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及课时分配;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改变、拓展和补充,使数学课堂丰盈而充满活力。2. 学情分析。主要分析班级各层次学生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技能、学习实践转化能力等)、生活经验、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情况。3. 教学具体措施。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情,结合上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提出全面提升质量的教学具体措施。4. 教学进度安排。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写清各单元、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数、课时分配和时间安排。二、设计课时教学方案道德与法治课的课时备课要在了解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和整课教学目标、教学课时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一)制订教学目标。制订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根据课标、教材、学情等,确定课时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关注学科核心能力培养,学习目标陈述要科学、具体,尽量运用行为动词(了解、应用、模仿、领悟等)进行陈述。学习目标尽量做到可操作、可测量。(二)设计活动过程。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操作性的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应该包括:活动板块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关键问题设计、师生活动设计等。(三)设计板书和作业。板书设计要突出要点和教学生成。板书要兼具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鼓励用箭头、色彩、简笔画等形式呈现知识内容,展现学科教育性。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针对性强的实践性作业。(四)设计教学课件。恰当运用课件开展教学。课件设计应适切,能够全面呈现课程资源和学习问题,创设具体、生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设计的课件要在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五)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